虽然李富真、李叙显两姐妹入住了世田谷这边的庄园,李旭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开吃,她们毕竟是不一样的。
终究是将来要为他掌控整个韩国的姑娘,怎么都是个皇贵妃的地位,目前在庄园里的女人每一个能跟她们比。
光是宫泽理惠小萝莉,就已经足够李旭玩了,更何况还有黑木瞳,还有各种各样的女人供他宠幸。
除此之外,日本这边的事情基本上也结束,他需要将目光转回到香港了。
香港这边,“一个人的武林”事件所带来的影响依然还有余波,尽管实际上只有几百人看到了那场打斗,相较于500万人简直杯水车薪,但架不住功夫的影响力巨大啊。
当初太极门掌门吴公仪对白鹤门陈克夫,最后打成了王八拳,不过就是见了血,依然在当时的市民阶层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催生了《龙虎斗京华》不说,也算是查包衣称为武侠小说家的间接推手。
“一个人的武林”打得足够精彩,很多打斗动作都是照搬未来的电影,在这个功夫片还没有完全革新,硬板硬桥的打斗依然占着不少市场份额的时代,有多吸引人就不用多说了。
更何况还有不少人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也就顺带延长了这次事件的生命力,比如娱乐圈那些人,又或者逮着查包衣薅的山海居士。
“在这里我们先不说岳不群的为人,各位读者先想想,你们是一家小店铺的老板,祖上曾经阔过,现在家道中落,只能守着这么点店铺过活,然后成天还被一家大企业惦记,连大企业派来得卧底都不敢动,又能怎么办?
守住?有那个能力吗?自家店铺就大小猫两三只,根本已是夫妻店了。卖给大企业?那以后死了,能去见列祖列宗吗?”
“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有句话:当社会将你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不要忘了,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记住,这并不可耻。
岳不群还没到不了这个地步,但是,在他滋生出野心想要替代左冷禅统一五岳剑派之前,他的任何想要保全华山派独立性的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
君子与伪君子,不过以一线之隔,如果一个伪君子,到死都在做好事扮演君子,那么他就是君子。
当然,理解不等于支持,不代表他监视林家,图谋辟邪剑谱等等做法是正确的,这点一定要明确。”
“回到正题上来,抛开作为读者的上帝视角,代入岳不群去看令狐冲,你就会发现,好容易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却负不责任,挑不起大梁,撑不起家业,只想喝酒和浪荡江湖,还跟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你难道不心急吗?”
“外有强敌,内又可以帮忙支撑之人,这种情况下换谁都坐不住。然后,大弟子突然有一天剑法大增,却又不能告诉你是怎么回事,你又如何不疑心吗?即便因为答应了风清扬,不能透露独孤九剑的事情,思过崖山洞里面的那些遗失的剑谱总可以吧?从下山开始到洛阳为止,令狐冲有无数机会可以告诉师傅这件事情,就算担心隔墙有耳,也可以写成信件吧?可他什么都不用做,那么站在岳不群的角度,心生怀疑一点都没问题。”
“当然,仅仅从这个角度,还不能说令狐冲天性凉薄并且自私自利,毕竟岳不群本身就不是那么正,既没有做成君子,也没有把伪君子装到底。”
其实,在“一个人的武林”之前,山海居士一直都在《天天日报》点评清朝皇帝,将康麻子的皮揭了好几层下来。
“翻遍史书,从未有见圣祖之庙号,要知道,对中国传统儒家而言,谥号、庙号这些东西都是很严肃的东西,这些是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生平的。中国的历史能够得以不中断的延续至今,这些严肃的谥号是起了很大作用。
并不是所有看起来很好的字都是褒义,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民无能名曰神,大家没法评论你做的事情,那只好将你当成神了,这就是典型的褒词贬用:老百姓压根儿不知道你这个皇帝在做什么。”
“所以清圣祖这个庙号就是个笑话,但是康麻子一意孤行,他要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皇帝,以至于不惜指定自己的庙号。我们之前说过,这个家伙聪明好学却又虚伪权诈,从来不肯自己当恶人,皇帝永远是好皇帝,有错都是下面的人弄额。可惜,满人的江山依然没能过300年,这个圣祖的庙号也就充满了讽刺和嘲弄。”
某人那是相当的不客气,将康麻子的各种八卦半真半假的抖出来,看得普通市民大呼过瘾,充分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
再加上又极具话术,不给人留把柄,比如攻击康麻子虚伪的同时,也肯定这家伙聪明好学,精通当时欧洲的各种数理化学问。
除此之外,他之后还将雍正狠狠夸了一番,说他跟皇太极是清朝唯二的出色掌权者,没有前者,满清就入不了关,而没有后者,满清很大几率会重蹈胡人无百年运的结果。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秉性,这样的皇帝——这是批给田文镜的。”
“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这是批给蔡珽的。”
“好事好事!此等事览而不嘉悦者除非呆皇帝也——这是批给李卫的。”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能像雍正这么耿直的皇帝,实在不多。”
不过寥寥几笔,就将普通市民心目当中那个,一提起来就是粘杆处、血滴子,又或者被吕四娘摘了脑袋的雍正皇帝的形象扭转了不少。
然后,某人顺便将清朝的犬儒们又黑了一边:“康麻子死的时候,国库里只有800多万两银子,而雍正死的时候,国库里却能有6000万以上的银子。至于乾隆死后,很遗憾,即便嘉庆抄了和珅的家,得了大笔财富,终其一朝,依然过得紧巴巴的。”
“综上所述,这就叫火耗归公和摊丁入亩,可以说动摇了江南士绅的根本利益。然而之前在聊顺治的时候就说过,满汉之别让他们根本没法像在明朝那样将势力渗入八旗,面对满人的屠刀根本硬不起来,只能像狗一样趴在地上瑟瑟发抖。”
“乾隆上台后就将这些废了,所以江南士绅特别喜欢吹捧他,就像之前吹捧康麻子那样,然后在私人笔记里面大骂雍正,他们甚至将康熙和乾隆合称为康乾盛世,仿佛中间的雍正从来不存在一样。”
到了后面,雍正在某人笔下几乎成了悲情英雄,在白领阶层中很是圈了一波粉,彼此之间聊起清朝皇帝,如果不感叹几句“今日才知道雍正不容易”,那就是落伍的表现。
有好事的记者跑去问查包衣,山海居士说的那些秘闻有几分可信,查包衣也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之前说过,李敖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冒充大师,除了他的基本素质过硬外,就是书看得比较多,尤其是许多一般学者都接触不到的书、资料以及孤本。
而他记忆又好,说得头头是道的同时,又能将出处拿出来,于是就营造出了一种舍我其谁的模样。
这套手法往后几十年里,被很多公蜘母蛛使用,毕竟,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是最容易建立起优越感和权威性的。
直到网络时代的兴起,让各种资料和信息的查找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后,网民们这才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认知,而将那些公蜘母蛛们扫入尘埃。
所以,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太快,更容易引导舆论、掀起对立情绪,但对那些都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来说,也更容易查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回到当下,因为只要花时间,某人就能从记忆中找出任何前世看过的资料,于是在放暴论的时候,总会将各种出处贴出来。
比如雍正对几个奏折的批复,哪些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哪些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都是一一知名,所以让人觉得非常高大上,非常有说服力。
这种“老子说的就是对的”、“老子不怕你们去查”的姿态,在香港小市民娱乐生活日渐多元化的时间点上,给山海居士积累了相当多的粉丝。
于是,在“一个人的武林事件”之后,某人暂停点评满清皇帝,转而又开始吐槽起查包衣的武侠小说后,完全没人反对。
甚至在他“鲜廉寡耻”的表示——这是很多香港文学圈里的作者的评论——既然是薅羊毛,肯定要逮着一只上好的绵羊,将其薅完了才能分仓过之后,有很多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纷纷寄信到《天天日报》表示支持。
查包衣面对这种情况,自然是装聋作哑,可惜不管他回不回应,某人都会按照飞雪连天射……啊,不对,那样太混乱了,是按照书中的历史时间先手顺序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