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往年政府和军方或多或少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今天却全部取消,
电视里播放的是人民子弟兵扛着沙袋在堤坝上狂奔的身影,是一张张疲惫且沾满了泥沙的脸庞,
是一道道由血肉之躯串联起来的人墙……
什么是人民解放军?
在这场灾难中诠释得淋漓尽致,
虽然没有庆祝活动,但12亿中华儿女却在心中默默为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你们是最棒的!
洪水依然在继续,
面对灾难,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场场的大小不一的募捐在全国各地展开,或是学校、或是企业单位、
或许社会团体,
还有各地电视台举办的赈灾晚会,
数以亿记的捐款如同12月的飞雪般源源不断,它们被一级一级的上缴,最终汇总到中央,
然后再由中央统一分配。
8月5日,
巴布亚政府再次宣布向中国灾区援助2000万美元,其中的一部分将以矿泉水的形式兑现,
总数为40万箱,
这些矿泉水将由巴布亚军方派遣军用运输机协助中国军方运送到各个灾区,以缓解灾区的水问题。
因为洪水肆虐,
各个灾区普遍存在停水断电的情况,
断电还好说,毕竟‘电’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并不是必须的,然而停水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饮水,比如卫生。
同日下午,
巴布亚枢密院发布公告,王室将再次向中国援助5000万美金,并号召全国有能力的人踊跃捐款。
虽然巴布亚是君主制国家,
但自建国以来,政治清明,律法公正,
而且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国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再加上媒体机构的各种忠君宣传,
巴布亚王室在国民中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虽不至于像古代那样夸张,
但在电视台等媒体机构报道了枢密院的公告后,全国各地立刻出现了一波接一波的捐款热潮,
其中既有华族,
也有巴布亚族和其他族群的。
这些捐款先是被汇总到各省级政府,然后上缴中央,再由中央转交给中国驻巴布亚大使馆。
这一现象受到了国际媒体的关注,
纷纷进行了报道,
报道中对这一现象普遍表示理解,因为卫雄本身就是华人,而且巴布亚的人口比例华人占多数,
且大部分华人都是来自中国的第一代移民,
会热情捐款很正常。
相比之下,
同样以华人为主的另一个国家——新加坡,表现就较为冷淡了,在被《纽约时报》故意点名后,
隔天新加坡外交部发表声明,
声明中宣布:
新加坡政府再次向中国提供500万美元的现金援助,并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有需要并提出要求,
新加坡政府原提供其他力所能及的援助。
然而对这一声明有些人却很不以为然,香港著名词曲家、作家黄沾在《明报》的专栏中说:
新加坡的情况跟香港很像,
都曾经是英殖民地,
但因为地理因素,新加坡白化更彻底,他们崇尚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就是比东方文化高级,
虽然证件上写的是华族,
但大部分新加坡人可不认为他们跟中国有什么关系,这次内地发生百年一遇的洪灾就是例证,
之前新加坡才捐多少?
200万美金!
仅仅才巴布亚政府捐的十分之一,
在被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西方报纸报道后才又捐了500万,说真的,我不知道他们是心虚呢,
还是听西方爸爸的话。
………
黄沾向来以毒舌着称,但凡是他看不顺眼的张口就骂,连朋友都不能幸免,其中就包括金庸,
两人的关系一般,
因此这篇评论已经算是手下留情了。
………
有嘲讽自然就有吹捧的,其实也不算是吹捧,只是字里行间有贬低巴布亚,抬高新加坡的意思,
8月10日,
在《星岛日报》的一个作家专栏中这样写道:捐与不捐,捐多捐少,对个人来说是自愿的,
对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应妄作评论,
何况,新加坡的首笔援助在所有援助的国家中已经排在前列,已然尽到了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
需要指出的是,
他们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所以每一分钱的花费都应该对纳税人负责,而不是完全凭个人意愿,这也是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在文章的最后有专栏作者的名字,
雨辰!
应该是笔名,
看到这篇评论的人多数反应平淡,在香港这种快节奏的城市,这种没营养的评论很难引起关注。
而且这个作者也没什么名气。
………
客厅里,倪匡坐在沙发上戴着眼睛,正翻看着今天的报纸,几乎每份报纸都有报道内地的洪灾。
如今香港回归了,
两地的联系要比以前紧密了许多,
而且此次洪灾的规模实在太大,别说香港媒体,国际媒体也在关注。虽然他对内地不感冒,
但天灾与政府无关。
看了会,
他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却是看到了《星岛日报》上的一篇专栏文章:“混账,这是在找死吗。”
言语中隐含着怒气。
刚好这时,
噔噔噔……一阵脚步声从楼上传来,
他转头一看,见倪震睡眼惺忪的走下来,当即道:“你过来。”倪振想去倒杯水喝,听到倪匡叫他,
应都没应,
径直走进了厨房,
过了会才端着一杯水走出来:“怎么了?”倪匡指了指《星岛日报》上的专栏:“这怎么回事?”
倪震看了看,
不以为然的说道:“什么怎么回事?这就是一篇普通的时评。”倪匡怒道:“这还只是普通的时评?
字里行间的意思我看不出来?
别人看不出来?
你当初回香港前是怎么答应我的?认真工作,不惹事,一切从头开始,这才多久老毛病就犯了。”
当初因得到了性病,
倪震不得不远走加拿大治疗,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疗和修养,总算是把病基本上治好了,之后倪震一直住在加拿大,直到年初,
倪震突然说想回香港,
起初倪匡是不同意的,毕竟倪震的仇家是卫雄,他倒不担心卫雄知道倪震回港后会继续针对倪震,
毕竟卫雄早已今非昔比,
两人的身份地位差距实在太大,卫雄哪有时间去理会倪振。他担心的是倪震主动招惹卫雄,
如果真那样,
他都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后来是倪震再三保证会安分守己,绝不招惹是非,倪匡才让倪震回港,并帮他找了份工作,
在《星岛日报》当专栏专家,
雨辰就是他的笔名。
跟金庸一样,是将倪震的‘震’才分开。
………
倪震不耐烦的说道:“有什么问题吗?顶多就是观点有偏向性,通篇没有采用一个过激的词汇,
这都不行?
那还叫什么时事评论。”
倪匡霍的起身:“我不是不让你评论有偏向性,但是你就不能看看对象?你是健忘还是怎么?
当初的事都忘了吗?
你想过没有,
要是这篇评论被卫雄看到,刚好人家又看着不爽,会怎么样?你要是还这样不知天高地厚,
尽早跟我滚回加拿大去。”
倪震被骂得哑口无言,他当然也害怕,可又存在侥幸心理,毕竟他并没有直接讽刺巴布亚,
甚至连‘巴布亚’这三个字都没提及。
沉默了会,
他转身朝楼上走去,
正当倪匡恼怒的想再说什么时,声音传来:“知道啦,我以后会注意的。”看着倪震消失在视线中,
倪匡不禁摇头叹息,
若非就这么一个儿子,他真的想撒手不管,实在是管不了。静静的坐了会,又是一声叹息,
随后便出门去散步了。
………
半个小时后,
倪震回到客厅,拿起《星岛日报》看了看,冷冷一笑,也出门了,他并不需要朝九晚五的上班,
作为专栏作家,
他的时间很自由,只要前一天晚上将专栏的内容发给报社就行,其他时间他可以自由安排。
他今天出门并不是去报社,
而是去找门店,
经过近半年的筹划,他决定开一家以川菜为主的中餐厅,就连厨师他都托一个内地朋友找好了。
前几天那个厨师特地来香港做了一桌菜,
包括他和倪匡在内,
十几个人试了下,就算是不太会吃辣的,都感觉不错,也就是说口味比较大众化,这是重点,
要开餐厅,
口味就应该大众化,
如果太独特的话,注定不会长久。
目前那个厨师已经在办理留港手续了,只要他这边将硬件设施弄好,中餐厅随时可以开张。
他对餐厅的定位是中高端,
投资不小,
消费自然也很高,如此一来,选址就非常讲究了,必须选择繁华的商业路段或是在大型商场中。
他打算先去太古广场看看,
如果有位置合适,
又刚好要转让的餐厅再好不过,到时只需稍微改装一下就行,可以节约相当大的一笔资金。
………
驱车来到中环,
正驶往太古广场,却在一个路口被截停了,刚开始他见前面的车一直不动,还以为是红绿灯坏了,
后来才知道是有交警拦路,
等了好一会,
透过车辆间的缝隙,他看到前面十字路口有一个车队驶过,最前面是三辆警用摩托车开道,
后面是三辆黑色路虎揽胜,
接着是一辆黑色的加长劳斯莱斯,再后面同样是三辆黑色路虎揽胜,最后面则是两辆警用摩托车。
看到这样的排场,
只要是香港人都知道是谁——巴布亚王室的直系成员,而最可能的便是卫雄的王后王妃。
要知道在香港,
哪怕是特首都没有这样的排场,
毫无疑问,这样势必会给香港市民的出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此心生不满的市民却很少,
这得益于卫雄的威望。
………
倪震面色阴沉,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所受到的折磨,即便他的病已经痊愈了,可伤疤还在,
而且永远无法抹去,
每次看到,
他似乎都能感觉到疤痕在隐隐作痛,
虽然还有证据是卫雄陷害他的,但他早就认定是卫雄了,如果有可能他一定会十倍百倍的讨回来,
可惜这终究只是幻想而已。
………
车队驶过不久,
交通就恢复了。十几分钟后,倪震来到太古广场,刚从停车场来到商场,他就感觉气氛有点不同,
仔细一看,
在出口、电梯等重要位置都有一至两个黑衣人守着,而且商场内的人群隐隐在向一个方向集中。
太古广场前不久他才来过,
并没有见到这些黑衣人,难道是商场新聘请的保安?可又不太像,哪个商场能这么高大上?
逛了会,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他朝人群最集中的地方走过去。不一会,他脸色一沉,眼睛注视着前面不远处的一个扶梯,
此时扶梯上有不少人,
四个黑衣人和被他们围拢在中间的两个女人——周慧敏和陈红!他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陈红,
多少年了,
自从他远赴加拿大治疗,
他就没有再见过周慧敏。如今再见,当初发生的一幕幕如同放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一一闪过,
最后化为了仇恨,
他一切痛苦的根源便是周慧敏。
………
扶梯缓缓向上,很快周慧敏就消失在了他的视线中,而他凝视的双眼也逐渐暗淡,最后垂下,
摇头轻叹。
多年过去,一切早已经变了,
当初周慧敏只不过是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歌手。而如今,却已是高高在上的王妃,身份尊贵,
连逛个商场都有这么大的排场,
他算什么?
或许此时他出现在周慧敏面前,周慧敏都会视而不见,两人早已经不在同一个层次和维度上。
苦涩一笑,
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