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林建岳心中的气不仅没消,反而越想越不甘心,因为陈梦瑶本来应该是他的,虽然不算夺妻之恨,但也差不多了。
就像女人对感情永远是自私的一样,男人在女人上也永远是小气的。当然,心里不正常的除外。
而且就算不讲女人,现实的损失也让他始终难以释怀。
亚视正在筹备的电视剧就不说了,麦嘉也正在量身为陈梦瑶写剧本,现在剧本还没好,陈梦瑶就先走了,任谁心里都无法接受。
可无法接受又能如何?别说是他,就算他老子,也没办法跟卫雄斗,如果他真的不识时务,最后受伤的只会是他。
“妈的。”越想越气的林建岳,忍不住一拳锤在了桌上。
“叩叩叩。”
“进来。”
“林先生,麦先生有事找你。”秘书推门进来,看她略显胆怯的表情,估计这几次被林建岳吓得不轻。
“请他进来。”
秘书出去后,顶着大光头的麦嘉就走进了办公室,也不用林建岳招呼他,他就自己找位置坐了下来。
随后把一个文件放在了林建岳面前:“剧本昨天刚写好,你看一下。”
“人都走了,剧本还有什么用。”
现在整个建业就依仗麦嘉,林建岳心里很清楚,所以即使他心情很差,也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他的脸那么臭,傻子都看得出来。
“这几天我特地把剧本改了一下,就算没有陈梦瑶也一样可以拍,我对这个剧本很看好的。”
“你把剧本改了?”林建岳拿起剧本。
“从在报纸上看到她跑去给卫雄当秘书那天起,我就开始改了,故事设定和主线基本没有变,只是把原本陈梦瑶的戏份减少了,增加了其他角色的戏份。”
“《新最佳拍档》?”
看到剧本的名字,林建岳眉头微微一皱:“如果我没猜错,这个剧本应该是延续之前最佳拍档的构架吧?”
“有点,但剧情差很多。”
“既然是延续之前的最佳拍档系列,没有许冠杰行吗?”
“这点你放心吧,我已经和许冠杰谈过了,他愿意出演这部戏,现在主要是女主角的人选。”
“你拿主意就行了。”林建岳很自觉的放权。
“那好,等筹备好了,我再弄份报告给你。”麦嘉也没有推辞,这部影片他将会亲自担任导演,而选角本来就是导演应有的权力。
谈完正事,麦嘉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面色略显迟疑的说道:“这些话本来我是不该说的,但你我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说一下。”
“陈梦瑶这件事确实很让人恼怒,但是你应该知道,如今整个香港娱乐圈都处在卫雄的控制之下,这种控制比当年的邵氏还要强大,建业要想有所发展,就不能跟卫雄翻脸,否则他只要随便一句话,影片别说上映,连拍都不能拍。”
停了下,麦嘉继续:“令尊今年已经七十多了,这次心脏病发作,说句不敬的话如果不是秘书发现,结果真不好说。但据外界传闻,令尊还没有立下接班人,所以我相信建业将来成绩如何对林先生你至关重要。气再大,应该也没有继承家业来得重要吧,所以还请林先生做事前多考虑。”
被麦嘉当面这么说,林建岳脸色立刻有点不好看了。
“你放心,我还分得清孰轻孰重。”
“不好意思,是我多嘴了。如果没其他事的话,那我就先出去了。”说完,麦嘉就起身离开了。
他其实很清楚自己的话会让林建岳不快,但他还是要说。
正如他所说的,他现在跟林建岳是一条船上的人,他不想因为林建岳的不识时务,而遭鱼池之殃。
至于过后林建岳是否会给他穿小鞋?他一点都不担心,因为林建岳需要他。
……………………
卫雄当然不会去在意林建岳的想法。在他眼里林建岳就是一个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的小角色。
该干什么既然照干,比如干秘书。
在半岛酒店顶楼的咖啡厅见面的第二天,陈梦瑶就到公司报道了,正儿八经的办理了入职手续,成为卫雄的第五秘书,也从第四秘书莫妮卡手上接过了给客人端茶倒水的工作。
因为卫雄的直截了当,陈梦瑶对卫雄的企图一清二楚,所以第一次上班时她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甚至事先吃了避孕药,以防卫雄不戴套。
可结果……卫雄并没有把她怎么样,第二天第三天……也是,对此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失望还是庆幸,感觉挺复杂的。
然而这种复杂很快就被吐槽取代了。
为什么?却是卫雄和其他四个秘书在他面前从来不避讳,比如欧阳雅晴和莫妮卡肆无忌惮的谈论与卫雄做爱的感受;又比如,她推开办公室的门会看到端庄高贵的崔慕青趴在桌上被卫雄从后面操,等等等,不一而足,完全颠覆了她的三观。
刚开始几天她很不习惯,要不是那2000万,她说不定早辞职了,但当她每天都要碰到类似的情景,有时候还不止一次时,只能强迫自己去适应,还要能镇定自若的汇报工作,有时候她感觉自己都快要麻木了。
这天下午,陈梦瑶整理好几份电影协会发来的文件,起身朝卫雄的办公室走去,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声音,抬起的手迟疑了下,还是敲了下去,不过却暗自深深的叹了口气。
“进来。”里面传来卫雄的声音。
她挺了挺腰杆,做了个深呼吸,让自己精神点,然后转动门把手:“嗯……啊啊……插得好深……啊……嗯……”
门刚推开一个缝隙,声音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果然,当然走进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淫荡的画面,平时看起来内向温柔的欧阳雅兰将包臀裙拉到腰部,正跨在卫雄大腿上方快速套弄着。
她所在地方正好可以看到那根大肉棒在欧阳雅兰的阴唇间进出。只得一提的是欧阳雅兰腿上还套着黑色丝袜,显然是将丝袜的裆部撕破了。
尽管已经看到不止一次了,而且在进来时也做了充足的心理准备,但当真的面对时,她的脸还是不由自主的涨得通红,毕竟她上班还没一个星期,说适应还为时过早。
“什么事?”看到陈梦瑶有点不知所措,卫雄微微一笑,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有多过分。
陈梦瑶再次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开口道:“电影协会传来几份文件,都是有过香港国际电影节改革的,我已经整理好了。”
“拿过来我看看。”卫雄伸出手,陈梦瑶略一迟疑后,上前将文件递给卫雄,然后又立即后退。
这时,欧阳雅兰停止动作,以肉棒为轴慢慢转动身体,很快就转了180度,从面对卫雄变成背对卫雄,双脚并拢的站在地上,身体前行,双手扶着卫雄大腿继续套弄起来。
这个姿势的好处是给卫雄面前腾出了一块空间,好方便看文件。
陈梦瑶算是长见识了,还有这种操作?随后她发现欧阳雅兰正似笑非笑的看着她,慌忙将视线转开。
她为什么知道是欧阳雅兰?
因为她刚才经过欧阳雅晴的秘书室时欧阳雅晴在里面。
她很想在心里骂一声骚货,但想想,平时欧阳姐妹、崔慕青和莫妮卡对她都不错,她在心里骂人未免太不厚道了。
见卫雄正在看她整理的文件,她只能静静等着。
不是她不想出去,而是她知道卫雄肯定不会同意,之前有过几次类似的情况,她想先出去,等卫雄看完文件了她再进来。
可卫雄直接一句‘不用,你就等着’,让她无可奈何。
欧阳雅兰的呻吟不会很淫荡,但那种柔柔媚媚的感觉却非常有诱惑力,何况她亲眼见识过卫雄的巨大,听着听着身体开始燥热起来。
套着肉色丝袜的双腿不由自主的夹紧,似乎这样能抵挡阴道里传来的空虚和瘙痒,可事实呢?
根本无济于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整个人越来越难受,越来越坐立不安。
特别是当欧阳雅兰头微微扬起,发出一声压抑的呻吟后,她竟然也跟着微微哆嗦了下,阴道里有东西流出,但却更加空虚和瘙痒了。
她神情幽怨的看着卫雄,毫无疑问,卫雄是故意的,明明他们只是一场交易,她收了2000万,卫雄拥有她两个月,可如今卫雄付钱了,却连个指头都不动她,反而是让她每天看各种春宫戏,不是故意的是什么?
她是个成熟的女人,本来因为单身性生活就很匮乏了,现在每天还要看各种春宫戏,让她有些难以忍受,以至于这几天每晚睡觉前都要先自慰。
她的性幻想对象自然是卫雄,在她接触过的男人中没有比卫雄更合适的了,尽管她对卫雄已经无力吐槽。
然而当她在幻想中被卫雄大肉棒操到高潮后,迎接她的并非是满足,而是更加强烈的空虚感。
就在昨晚,她甚至有去逛夜店的想法,目的很简单,找个帅哥满足一下生理需求,可最后并没有施行,一是这已经突破了她的底线;二是她收了钱,自然不能出尔反尔。
……………………
卫雄将注意力放在了文件上,这是有关香港国际电影节改革的计划书。
话说十一年前,也就是1977年,时任香港文化署署长陈达文向市政局建议创办香港国际电影节,把世界各地优秀的电影带给香港观众。
此建议很快就得到议员及港英政府的支持,于是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正式创立。
首届电影节属于试办性质,由市政局举办,总共选映了三十七部影片,观众人数只有约16000人次,放映场地也只局限于香港大会堂。
作为试办,这样的成绩勉强算成功。
于是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8年起开始稳步发展,由第四届起,每年均于复活节期间举行。
创办初期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小,选映电影数量不多,主要向香港输入并推介国际著名的影片。
当时的国际电影节处在一个引进期,目标很简单——推荐好的电影。
80年代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改变定位,在继续引进和介绍国际优秀电影的同时,积极向国外电影人和观众展示亚洲的电影新作。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国际电影节不设大奖,属于非竞赛性的放映活动,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70年代和80年代初,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需要的是学习和不断强大自己。
但时至今日,这样的规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香港电影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改革已势在必行。
在香港电影协会成立后,协会就成为了主办单位之一,同时开始制定改革计划。
现在卫雄手上拿着的就是经过几轮商议后,电影协会的常务理事吴思远刚刚整理出来的改革方案。
这个方案主要是改革电影节的基本规则,把非竞赛变成竞赛。
首先是设置五个独立的单元:
第一,主竞赛长片单元,电影节最主要的单元,每届参赛影片不得多于2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第二,非竞赛单元,搜集国际上的优秀影片,每届限定为10部。
曾获得过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大师级导演的新作将被优先考虑。
第三,主竞赛短片单元,每届不得多于1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第四,经典回顾单元,不设具体数量,能否参加需视具体情况而定,目的是回顾过去的经典影片。
第五,导演双周,鼓励新人导演的创作。
其次是设立了六个奖项:分别是评审团大奖,颁给最有原创性或最有研究精神的影片;最佳导演奖,颁给表现最佳的导演;最佳女演员奖,颁给表现最佳的女演员;最佳男演员奖,颁给表现最佳的男演员;最佳剧本奖,颁给最优秀的剧本;以及最大的奖项金紫荆奖,颁给最优秀的影片。
另外,还有一个不常设奖项——终身成就奖,颁给那些为电影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电影工作者。
与以前相比,改革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最大的变化就是设立了奖项。
这样将能提高世界各地优秀电影和电影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还能提高媒体及观众的关注度,进而提高电影节影响力。
最后是更改举办时间:由每年的复活节期间,移到每年的9月中旬到下旬,为时半个月,错开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时间。
卫雄的目标是把香港国际电影打造成与三大国际电影节一样的国际电影盛事,这个目标很高尚,难度也不小。
……………………
过了将近十分钟,卫雄终于从文件上收回了目光,见陈梦瑶面色潮红,双腿夹紧以微小的幅度扭动,双眼如一汪秋水般诱人,心里暗自得意,随后:“咳……”
陈梦瑶猛的回过神来,下一刻便对上了卫雄戏谑的目光,本来就红的脸瞬间更红了,忙羞愧的低下头。
“这份文件先放我这吧,具体问题我会和吴思远沟通的。”
闻言,陈梦瑶心里忍不住又是一阵吐槽:“那没其他事我就先出去了。”听到一声淡淡的嗯传来,陈梦瑶顿时松了口气,然后用略显慌乱的脚步逃出了办公室。
这时,一直坚持着套弄的欧阳雅兰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老……老板,累死了,你来吧。”
卫雄让欧阳雅兰躺在沙发上,扛着套着丝袜的大长腿,肉棒再次插进去,没有任何停顿,摆动腰部快速操了起来,顿时啪啪啪的撞击声大作。
……………………
经过再次审议,确定没有其他需要修改的后,香港电影协会就在《天天日报》上公布了改革方案。
如此彻底的改革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反对的人也不是没有,这些人大多认为当初创立香港国际电影节就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香港电影协会的改革已背离了这个初衷,更有个别自以为是的学者在报纸上公开抨击,对此,不仅卫雄,绝大多数香港人都嗤之以鼻。
就如黄沾在《明报》专栏中写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既然存在,那就应该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而不是只占着茅坑不拉屎。至少我没看到过去十几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给香港电影带来了什么,倒是看到许多人借着这个平台在自娱自乐,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为了自我标榜而招摇撞骗。”
这一番话是比较极端的,不过黄沾嘴巴臭是全香港人都知道的,很少有人会真的和他计较。
如果说黄沾的臭嘴读者只是一笑置之的话,那么金庸特地提笔写的评论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哪怕是顽石,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而逐渐风化,如今的香港电影正处于历史上最黄金的时期,香港国际电影节必须顺着时代潮流做出适当的改变。这种变化的重点不在于它力度有多大,而在于它是否适合,是否有利于香港电影的发展。”
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想要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而这也代表了香港娱乐圈内大部分人的想法。
只要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改革后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将会是一个向全世界展示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文化的最好舞台。
而作为香港电影工作者的他们,也将是这个舞台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总之一句话,潮流是不可逆的,只有顺着潮流前进才能不被历史所淘汰,才能永远站在历史的制高点。
……………………
在方案对外公布不久,香港电影协会就召开新闻发布会,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改革方案正式确定了下来。
不过发布会卫雄、邵逸夫、邹文怀这三个正副会人都没有参加,而是由常务理事吴思远全权负责。
当吴思远介绍完改革方案,时间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文汇报》的记者立刻对改革方案提出了质疑:“吴先生认为对电影节进行改革真的有必要吗?香港电影这两年虽然发展得很快,但缺点还有不少,依然需要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吴思远今天可是有备而来:“在今天的发布会之前,香港电影协会刚刚通过《天天日报》和《明报》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共随机采访了2000名香港市民,有79.4%的市民认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改革方案既有利于提高电影节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有利于提高香港电影的国际竞争力,甚至能提升整个香港的国际形象。而态度鲜明的认为改革完全没必要的人仅占总人数的4.2%,剩下的都是些不做评论的,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这两个相差如此悬殊的数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改革香港国际电影节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电影协会所做的一切无不是为了香港电影的明天,我希望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好好想想。是守着学术美名重要,还是切实的利益重要。”
“最后我想举个例子,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是国际三大A级电影节之一。正是由于电影节,让戛纳从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变成了一座世界闻名的旅游和文化名城,而且法国政府每年都会对电影节专门拨款,由此可见法国政府对电影节的重视,连法国政府都如此重视,我不明白在电影产业更加发达的香港,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人反对。”
第二位记者站起来提问:“吴先生你好,我个人对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这个改革方案是完全赞同的,不过我有一个问题,以前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举办地主要是放在香港大会堂,但是如果按照改革方案,香港大会堂可能会小了点,电影协会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打算?”
吴思远点了点头:“关于这个问题电影协会确实有想过,按计划,电影协会将在尖沙咀东,眺望维多利亚港的海边选择一块地兴建一个大型场馆,作为未来举办香港国际电影节和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主场馆。另外,还将建造一条星光大道,表彰和纪念那些为香港电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不过由于时间关系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今年电影节的主场馆还是会放在香港大会堂。”
记者追问道:“这是一个好消息,不知道现在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开工建设?”
“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资金,第二是土地。关于资金,我们的方案是一部分电影协会自筹,一部分港府拨款,如果港府全部拨款自然是最好了。至于土地,规划书已经送上去了,正在等待批准,如果资金和土地审批都没问题,两个月内就能动工,主体工程有望在明年电影节开幕前竣工。”
第三排的一个男记者获得了提问机会:“吴先生,根据改革方案,香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金紫荆奖,不知奖杯的设计工作进行得怎样了?”
“呵呵,奖杯是由卫先生亲自设计的,今天我特地带来了奖杯的设计草图,可以现场给各位看看,也征询一下社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