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依然繁华似锦,春天的花草树木复苏,让景物更添颜色。天下的财赋聚集京师,四方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也是想方设法要在京师谋生。
去年京师来了一个姓王的秀才,为了谋生,他托同乡给他找了个生计,便是在阳武侯府上教蒙学。
学生只有一个人,薛禄的年幼孙子薛诜。
那阳武侯是个勋贵武将,对孙子的文才,只要求将来会读书写字;于是随便找了个有功名的先生,给他孙子教蒙学。
先生便是王秀才了。
王秀才的家不在直隶。
他家中有田有房,又有功名,原不必干这种事的;但他最终还是选择背井离乡,来到京师苟且过活。
不为别的,就为了一个机会。
人说在京师扔块石头,也能砸中一个官,就这么简单。
他的榜样,是朝中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
杨士奇比王秀才的出身尚且不如,压根就是个白身,以前也是教书的;而现在杨侍郎是御前红人,又非常会做人,所以谁都要给他几分面子,想巴结的人排队也排不上。
可是王秀才到京师快一年了,除了教小孩儿识字,仍然一事无成。他方明白一个道理:时势造英雄。
杨士奇于洪武年间出仕,那会儿朝廷恩科选拔的人才、不足以满足官吏人数,所以杨士奇才有机会以白身进入官场。
但现在不同了,有功名的人真是越来越多。
王秀才无趣地坐在凳子上,看着连笔也握不稳的孩童在纸上乱写。
就在这时,薛府上的管家到厢房来了。管家径直说道:“王先生快去上房,侯爷有请!”
王秀才愣在那里,一下子有点意外。
因为他来薛府快一年了,来的时候薛禄还没封侯,却一共只见过薛禄一面;便是刚进薛府的那天,薛禄亲自看了王秀才一番,当场就很随意地决定,留下王秀才教他孙子。
后来薛禄去四川当官,离京几个月,最近刚回到京师。王先生始终没再见过他。
“王先生来!我带你去。”管家催促道。
王秀才跟着管家进了一道门楼,走了一会儿到了一间大房子门前。管家站在门口躬身道:“侯爷,王先生来了。”
里面传出“嗯”的一声。管家便招了招手,叫王秀才进去。
“在下拜见阳武侯。”王先生进门作揖道。
“坐。”年近五十的薛禄,身材看起来依旧壮实。他正埋头写着甚么,连正眼也没看王秀才一眼。
王秀才瞧见一条空凳子,走了过去。他观看了一番房屋里的景象,不禁伸手摸到了下巴的稀疏胡须,眼睛也微微眯了起来、更加明亮了。
屋子里除了王秀才,还有几个穿长袍的人;其中两个面熟,另外两个却没见过。
地上丢着一些皱巴巴的纸团,大概都是薛禄扔的、但不一定全是他写的。
“奏章会不会写?”薛禄终于抬起头来,眼睛里露出精光。
王秀才甚么都写过,就是没写过奏章,他顿时怔在那里。片刻后他终于沉住气,发现薛禄面堂有黑气、一脸郁色,很快猜到薛禄在愁什么了!
薛禄不久前在四川都司当官,率兵平汉王叛乱、大败,丧师十余万!
王秀才做了多年生员,在京师也是有同窗的;他在京师花掉的钱财,多半都是花在了与那些人走动上,当然对这样的大事有所耳闻!
薛禄肯定想上书解释兵败之事,但薛禄对自个写的奏章和身边幕僚写的,都不满意……看地上那么多纸团就明白了。
于是薛禄病急乱投医,把府上教书的秀才也叫了过来?一定是这么一回事!
“那得看甚么样的奏章。”王秀才道。
还未离开的管家急忙转过身来,沉声道:“王先生,你可别不识抬举!”
而薛禄则不耐烦地问了一句:“干不干?”
这个问题,王秀才也正在急着琢磨!
王秀才忽然想起了除杨士奇之外的另一个人,高贤宁。
高贤宁也只是个秀才,靠一篇文章就名满天下,最后被太宗皇帝破格录用……据说高贤宁还躲着,不愿意做官呢!
因为被他的锦衣卫同窗要挟,才勉强出山。
这样清高的作为,让高贤宁的名声更大。
不过王秀才心里明白,为薛禄这种名声狼藉的败军之将粉饰文章,绝对是士林中人的耻辱!
王秀才若只想给一个勋贵武夫当狗,可以干这个事。
但他的期望,根本不是钱财,而是名、权!
王秀才也明白:今天这种事,显然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嗅到了某种机会,正绞尽脑汁琢磨着,那个机会究竟是甚么、能依靠眼下的事做点甚么文章……
他忽然开口大声道:“阳武侯,失敬了!在下虽穷,却不敢弃气节,您这个文章,在下写不了!”
“啥?”薛禄立刻抬起头,眼睛里瞪着凶光道:“槽你娘,你说啥?”
薛禄的凶悍果然名不虚传,光一个眼神便杀气十足,立刻将王秀才吓住!
王秀才非常害怕,瞬间就后悔了……可是现在已无退路,如果服软,今天便会弄巧成拙,必须要豁出去保住尊严!
然后再将这个事儿,给京师的士林好友都说说。让士林中人看见,他王秀才多么有气节!
王秀才咬牙昂首道:“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管家忙道:“侯爷息怒……”
但薛禄已站了起来,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到了王秀才跟前。
王秀才的手指在袍服内发起了抖!他的浑身都紧绷着,等待着暴戾的薛禄一掌打过来……
薛禄这人的名声狼藉,他在庙堂上打死纪纲、杀瞿能全家的事,早已不胫而走。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敢和他对着干,骨头绝对够硬!
当然也要看运气,万一被当场打死,王秀才就完蛋了。可是在这世上,想往上爬,哪有甚么也不用付出的好事?
薛禄一脸杀气,冷冷地盯着王秀才。
王秀才咬牙等待着那个时刻,像薛禄这种暴躁武夫,被羞辱了绝对要动手……往脸上打,打出伤来!
不料薛禄居然一根指头也没动他,薛禄冷冷道:“领了钱,走人!”
王秀才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僵在那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难以置信,薛禄这种打了败仗就恼羞成怒,杀人全家泄愤的人,居然在一个无官无职的生员面前忍住了?
这世道是怎么回事?
“阳武侯,这……”王秀才连话也说不利索了。
薛禄冷笑道:“我不饶你,敢情要把你打个半死,好叫你拿着伤去卖直邀名?你好见人就说,看嘞、快来看嘞,俺不给阳武侯写奏章,被打成这样了像头猪一般!”
薛禄的后半句还学着被打落牙的人、口齿不清的样子,做出插科打诨的动作,一下子把管家也逗乐了。
但管家立刻意识到这是严肃的事,急忙掐手臂正色憋着。
薛禄一脸讥色。
王秀才的脸红到了脖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既感觉很羞辱,又怀着畏惧,急忙埋着头逃出门去。
他连教书的钱也不好意思去拿,便赶紧离开了此地。
王秀才离开薛府后惶惶不可终日,他想起薛禄打死纪纲的事,怕薛禄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但王秀才也心存侥幸,或许薛禄根本没兴趣和他一个生员计较,很快会把这事忘了。
……薛禄和几个幕僚写了很多遍奏章,总觉得哪里不对,却怎么也没搞明白。
他冥思苦想,晚上也睡不着,终于自己想明白了,这奏章究竟哪里不对!
之前大伙儿写的所有奏章,都有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一直在为四川兵败辩解,推卸责任。
如果四川之败,薛禄没有错,难道错的是皇帝、用错了人?辩解真的有用吗?
薛禄连夜爬起床奋笔疾书,重新写了奏章。
专门说自己错在何处,并请圣上严惩、绝无怨言,痛述他误了圣上大事,万死也不能报答圣上给的恩情……
薛禄从来不是一个求稳的人,他就要这样写奏章!
圣上若要让一个人死,那个人解释推卸再多都没用。圣上若不要一个人死,就算当年李景隆前后两次丧师达百万大军,他死了吗?
回头看“靖难之役”,建文朝的大将全都打过败仗,但被处死罪的人很少。哪种人会死?徐增寿那样、确定了是吃里扒外的人。
薛禄放下笔,将镇纸放在未干的奏章上,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纸上写的认错,让他十分恼怒气闷,四川那一战的失败,墙头草太多、把他害惨了!
要他心甘情愿承认的罪责,只有退到重庆府之后。
那时他没有守城,确实是因为他还不想死……而被围在重庆府必死无疑;就四川那烂摊子、那么多汉王瞿能的旧部,根本守不住。
唯一的作用是拖延时间,或长或短罢了。
薛禄强忍着那股子憋屈,只想着怎么还能重掌兵权。终有一天,要让汉王也尝到失败羞辱的滋味!